|
|
|
|
|
工业生物技术西部应用研发中心将提高成都生物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 |
|
|
信息来源:成都晚报(成都) 编辑:jysyx 发布时间:2016-10-16 |
|
|
|
|
|
|
| | |
|
|
打通“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通道,成都又有新动作。昨日,成都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按照“政府支持、企业运作、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促进创新资源和要素的国际化融合,建设开放的人才集聚与培养平台、科技成果孵化与转化平台、高新技术开发与产业化平台。在成都天府新区选址成都科学城,共建中科院工业生物技术西部应用研发中心。
在成都科学城建工业生物技术应用研发中心
据了解,双方将以市场和产业需求为牵引,充分发挥和利用成都的政策、资金、环境等区域资源优势,以及中科院天津工生所的人才队伍和技术优势,以中科院天津工生所的现代基因组工程、生物工艺装备及自动化控制方面的核心技术为基础,集成全球工业生物领域的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组织研发生物技术药物、高值精细化学品、生物基塑料、高端健康产品,形成从生物产业核心技术到工业生物产品的全链条式研发孵化转化布局。
具体来说,双方将在成都市区域内共建工业生物技术应用研发中心,共同推动成都市与中科院的进一步合作,将中心建设成中国科学院工业生物技术西部应用研发中心。该中心以“成都中科泰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为运营实体,总部在成都天府新区成都科学城选址建设,按现代企业管理体制进行设立、管理及运营,目标是让其成为国内领先的工业生物高端技术、工业生物高端装备、工业生物高端产品的应用研发转化基地,提高成都、四川乃至我国生物制造业和生物服务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工业生物产业聚集区。
昨转让专利技术生物原料提取成本降至3成
“这是一个持续创新的平台,我们不仅仅是拿技术过来,更重要的是科技资源、人力资源的合作,将高端的人才团队带过来,在这边根据成都当地的需求和产业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方向进行技术攻关,因此也是一个科技创新、研发、孵化的平台。”中科院天津工生所所长马延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将以建设工业生物技术应用研发中心为核心,与成都的科技资源协同合作,努力打造一个集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为一体的综合平台。
昨日,中科院天津工生所还向成都远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转让了相关专利技术。“这是一项生物医药原料合成方面的技术成果,在节能、减排等方面有很大的优势,转化后预期市场达到100亿元。”马延和透露,“以前都是用化工的方法提取生物原料,污水的排放量非常大,而该项技术用新的生物合成方法提取生物原料,替代传统的化工方法,实现了零排放,工艺成本仅有原来的三分之一。”
对于该项专利技术成果转化后未来的市场前景,马延和十分看好,“具有非常大的竞争优势,将迅速占领现有市场,并根据原料可以开发一系列下游产品,扩展在食品、医药、饲料等领域的市场。”马延和表示,成都在生物医药领域发展迅速,特别是现代生物医疗、生物应用材料等方面在国内有重要地位,“我们希望用这个项目进一步支持成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
|
|
|
|
|
|
|
|
|